上世纪50年代,日本男队以先进的全攻打法冲出欧洲诸强的包围圈,确立了自己乒坛霸主的地位。60年代,中国队迅速崛起,中日对抗成为了当时乒坛的主流。到了70年代,欧亚对峙再度形成,日本队的处境日益艰难,最终在80年代全面崩溃。90年代,日本队依靠“外援”撑起了台面,也带动了本土乒乓球运动员的成长。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,日本队立足于本土选手的“造星计划”开始显现成效,日本队开始逐渐打破“中韩德”三足鼎立的格局。
2016年,征战国际赛场多年的水谷隼、丹羽孝希逐步成熟,再加上吉村真晴、大岛祐哉等年轻选手异军突起,日本男乒迎来了半个世纪以来最鼎盛的一段时期。吉隆坡世乒赛,日本队收获了一枚团体银牌,紧接着的里约奥运会,他们再度杀进决赛,并给中国队制造了足够大的麻烦。
之后,张本智和的横空出世加速了日本队的“换血”,也给这支队伍造成了短期的“阵痛”。2018年哈尔姆斯塔德世乒赛,日本队1比3负于韩国无缘4强。伴随着张本智和的成长,日本队很快摆脱了困境,最终在东京奥运会上拿到了一枚团体铜牌。
水谷隼淡出乒坛之后,日本队又不可避免地迎来了新一轮的“新老交接”,户上隼辅、及川瑞基、横谷晟三名世乒赛团体新兵的入选,无疑加重了张本智和与丹羽孝希身上的担子。
然而,这两位主力选手在“后东京奥运时代”都有各自的问题。以往发挥极少有纰漏的丹羽孝希,随着年龄增长和技术革新带来的冲击,稳定性大不如前。张本智和也遭遇瓶颈,休斯敦世乒赛遭一轮游,尽管在之后的WTT世界杯决赛中拿到了男单亚军,但今年转战WTT新加坡大满贯,他又在首轮比赛输给了美国球员卡纳克。不久前的布达佩斯冠军挑战赛,张本智和逆转击败了林高远获得冠军,但是从场面来看,张本智和的技术并不占上风,主要凭借心理素质的加成获得了胜利。
反倒是户上隼辅的表现让人眼前一亮:年初全日本锦标赛,他一举夺得男单冠军,由此拿到了成都世乒赛参赛资格;9月份日本队巴黎奥运会选拔赛第二站,户上隼辅在男单决赛中4比1战胜张本智和,他在比赛中所展现的近台压迫、速度、正手杀伤力、包括打法的先进性上,都不逊色于对方。
成都世乒赛,与4年前的哈尔姆斯塔德世乒赛相比,日本队的稳定性下降肉眼可见,户上隼辅、及川瑞基包括横谷晟,虽然在一系列比赛中也有一些亮眼的表现,但是毕竟没有经历过大赛考验,临场发挥还是未知数。从整体实力来看,日本队仍属于世界前列,小组赛出线问题不大,但是能不能收获一枚奖牌,还要看具体抽签结果以及比赛发挥的情况。
★世乒赛团体赛交手记录(2004-2018)
2004年卡塔尔世乒赛男团小组赛
中国队3比0日本队
第一盘:王励勤3比2游泽亮
第二盘:孔令辉3比0田琦俊雄
第三盘:王皓3比0新井周
2010年莫斯科世乒赛男团半决赛
中国队3比0日本队
第一盘:马琳3比1吉田海伟
第二盘:马龙3比0水谷隼
第三盘:张继科3比1岸川圣也
2016年吉隆坡世乒赛男团决赛
中国队3比0日本队
第一盘:许昕3比0水谷隼
第二盘:马龙3比0吉村真晴
第三盘:张继科3比1大岛祐哉